欢迎来到上海阜宁商会!

首页 商会新闻 商会文苑

今日阜宁

阜宁新闻 阜宁动态 商会文苑
一夜皇后(散文)
作者: 朱巧云 发布时间:2014-08-06 点击次数:1137次

一 夜 皇 后(散文)

 朱巧云

 

这里,阳光正好,微风不躁,我还未老。——题记

 

那天,我被一幅名为《一夜皇后》的摄影作品吸引了:乍黄还绿的花枝上,一朵不知名的花,以傲然之态,旖旎于月笼寒沙夜,仿佛凝千年风韵倾万世繁华。那杯口大小的花苞上,淡青色花瓣似羊脂玉,淡黄色花蕊如宫纱。

突然一句话撞上心头:剩水残山无态度,被一帘花影料理成风月。

再看作者,竟是我一老乡。之前,我还曾想,一个风风火火一天不工作就难受的工作狂,一个整天穿着职业装毫无女人味的女干部,乍然退休回家含饴弄孙会是个什么样子。未曾想,退休五年,她竟摇身一变成了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。

带着兴趣和疑问,我登门拜访。

岁月对她一如往昔般宽容,她仍是旧模样。要说有什么变化,便是衣妆多了活气,言语少了霸气,举止透着股婉约温柔气。

我叹,华丽转身!

她调侃,黄瓜老了总得刷刷绿漆装装嫩吧。

我忍俊不禁,大笑。

她说,刚退休那阵,仿佛是巴士底狱关了40年的囚犯,一朝被释放的感觉(英国著名作家兰姆语)。想着自己终于有了大把大把时光,定是快乐的,于是整天韩剧、网络、逛街,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快乐,倒是逐渐成了生活的旁观者,数着别人的得失,挥霍自己的日子。郁闷之际,有一天翻一本杂志,无意中看到哈佛大学的一句校训:此刻打盹,你将做梦;此刻学习,你将圆梦。便突发奇想,能否也老夫聊发少年狂,圆一下自己从小的大学梦呢?

一言刚出,即遭家人反对,理由是你都多大了?

不就是55岁嘛!难道55岁的女人,就真的不能再做点什么吗?她坚定地说,即使75岁也不放弃。她报了老年大学,并专门研究起摄影。她说她想成为邵华将军那样的人。她知道自己起跑比邵华晚几十年,不过她相信,虽然输在起跑线上,但不会输在终点。凭着这样的信念,她执着前行。

然而,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摄影易学难工,一段时间后,她发现拍摄水平总是上不去,几欲放弃却又不甘心,于是她又从自学考试的新闻摄影课程开始打基础。当她弄明白什么叫逆光,什么叫光圈优先等理论后,她又开始拜访有实践经验的同仁,终于,她的水平不断攀升。在学会了用定影液等进行暗室洗黑白照片后,她感觉自己突然间菩提灌顶,神助般有了艺术灵感,作品开始突飞猛进。

她说,一路走来,感触最深的是忘记目标心系一处。她很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,可巨人非她力所能及,她只能站在自己肩膀上,不断反思,执迷地“悟”。 

看我兴趣盎然,她带我到她老年大学的花园,给我讲一棵树一朵花的不同选角,不同用光,会产生怎么不同的效果。为了告诉我她是如何悟的,她还以拍玫瑰花为例,说她有一段时间天天拍它,可拍得再艳丽多姿,总还觉得流于一般,仿佛少了些什么。可到底少了什么,自己一时又说不上来。直到有一天,偶然看到侄子的一本作文书上一篇围绕玫瑰的刺与花做的作文,她才立即来了灵感,拍出两朵立在刺上的花,命名《每个刺上都有花》,并因此获了大奖。

她说,获不获奖她倒没在意,她更留恋的是,重拾梦想后收获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快乐,尤其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。比如,她最喜欢的那幅《一夜皇后》,也是在阅读中获得的灵感。她喜欢那种不顾一切的绽放,那种哪怕只有昙花一现,也要做一夜皇后的个性,很合她的性格。

她感叹,其实,无论摄影还是文学,艺术都是相通的,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审美,作品就是什么样子。

看着她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一位文友,他曾是一位国企老总。一次笔会上,朋友介绍我们认识。那时他已经退休五年,正专心研究诗歌。

六十岁写诗,我没想过。有人说:一个人在路上走着,是散文;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,掉进了沟里,是小说;一个人在路上走着,忽然飞上了天,是诗歌。六十岁的人,会走着走着忽然飞上天,我不信。所以那天,当他拿出他刚出版的诗集赠给我的时候,我很惊诧,想问他,天天枯坐写字的生活习惯吗?想想,还是忍住。

你想,平时一个出门前呼后拥吃饭娱乐有人安排作陪,途中还不停地有请示汇报的领导,乍一退休没人理没人问,能适应吗?

他仿佛洞察了我的心事,引用黄庭坚的一句诗自言自语般回答了我:“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”然后谦虚地说,他有些诗句显得愚蠢,让人害羞,它们甚至不比蟋蟀的歌声更有智慧,然而他热爱这种语言,这是能使沉默的嘴唇颤动的语言。

他问我:可不可以也帮他写个书评?那时我刚给朋友写过一篇书评,得到些好评。他说这话的时候,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个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之人。于是我又忍不住问了曾经忍住没问的问题。

他问我有没有见过蛹变成蝶的瞬间过程?显然答非所问。

我答,没有。他没再说什么。然而在那次笔会结束前,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只茧,然后用刀片把它割成两半。茧里看上去空空的。

我有些失望地说,里面什么也没有呀!

他摇头,坚决地说:有,就在里面, 只不过还没成形。这个时候是蛹已去,蝶未成。里面只有活的有机物。

他说:真正的转化,就意味着在新的成形之前对原有的放弃,这需要坦然接受什么也不是的瞬间。

我问他,对人来说,这个瞬间大概有多长?

他答,七年。一个人要掌握一项技能,成为专家,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。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,每年练300天的话,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,才能掌握这项技能。

我表示怀疑,便又忍不住问:为什么我做了7年宣传工作还只是小职员一个?朋友在家做了7年饭,也没变成特级大厨,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?

他说,那是因为没有认真投入精力和热情。

我不得不承认,无论是我的工作,还是朋友的生活,我们投入的热情也许真的不够,总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已经久经沙场,时间一长便都失了兴致。

我想知道是什么唤起了他晚年生活的滚滚春潮,便问他,从写诗到出书,到加入省作协做理事,一共用了几年?

他答,退二线两年加退休五年,共七年。

我感叹,天,好辛苦!

他笑笑,说:正相反,因为没想过要成为谁,所以收获了一路意想不到的欢乐。

也许对于快乐,重要的不是下一个七年你是谁,而是象他们一样,收起内心优势,做一个让自己有所期待的人。

》的摄影作品吸引了:乍黄还绿的花枝上,一朵不知名的花,以傲然之态,旖旎于月笼寒沙夜,仿佛凝千年风韵倾万世繁华。那杯口大小的花苞上,淡青色花瓣似羊脂玉,淡黄色花蕊如宫纱。

突然一句话撞上心头:剩水残山无态度,被一帘花影料理成风月。

再看作者,竟是我一老乡。之前,我还曾想,一个风风火火一天不工作就难受的工作狂,一个整天穿着职业装毫无女人味的女干部,乍然退休回家含饴弄孙会是个什么样子。未曾想,退休五年,她竟摇身一变成了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。

带着兴趣和疑问,我登门拜访。

岁月对她一如往昔般宽容,她仍是旧模样。要说有什么变化,便是衣妆多了活气,言语少了霸气,举止透着股婉约温柔气。

我叹,华丽转身!

她调侃,黄瓜老了总得刷刷绿漆装装嫩吧。

我忍俊不禁,大笑。

她说,刚退休那阵,仿佛是巴士底狱关了40年的囚犯,一朝被释放的感觉(英国著名作家兰姆语)。想着自己终于有了大把大把时光,定是快乐的,于是整天韩剧、网络、逛街,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快乐,倒是逐渐成了生活的旁观者,数着别人的得失,挥霍自己的日子。郁闷之际,有一天翻一本杂志,无意中看到哈佛大学的一句校训:此刻打盹,你将做梦;此刻学习,你将圆梦。便突发奇想,能否也老夫聊发少年狂,圆一下自己从小的大学梦呢?

一言刚出,即遭家人反对,理由是你都多大了?

不就是55岁嘛!难道55岁的女人,就真的不能再做点什么吗?她坚定地说,即使75岁也不放弃。她报了老年大学,并专门研究起摄影。她说她想成为邵华将军那样的人。她知道自己起跑比邵华晚几十年,不过她相信,虽然输在起跑线上,但不会输在终点。凭着这样的信念,她执着前行。

然而,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摄影易学难工,一段时间后,她发现拍摄水平总是上不去,几欲放弃却又不甘心,于是她又从自学考试的新闻摄影课程开始打基础。当她弄明白什么叫逆光,什么叫光圈优先等理论后,她又开始拜访有实践经验的同仁,终于,她的水平不断攀升。在学会了用定影液等进行暗室洗黑白照片后,她感觉自己突然间菩提灌顶,神助般有了艺术灵感,作品开始突飞猛进。

她说,一路走来,感触最深的是忘记目标心系一处。她很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,可巨人非她力所能及,她只能站在自己肩膀上,不断反思,执迷地“悟”。 

看我兴趣盎然,她带我到她老年大学的花园,给我讲一棵树一朵花的不同选角,不同用光,会产生怎么不同的效果。为了告诉我她是如何悟的,她还以拍玫瑰花为例,说她有一段时间天天拍它,可拍得再艳丽多姿,总还觉得流于一般,仿佛少了些什么。可到底少了什么,自己一时又说不上来。直到有一天,偶然看到侄子的一本作文书上一篇围绕玫瑰的刺与花做的作文,她才立即来了灵感,拍出两朵立在刺上的花,命名《每个刺上都有花》,并因此获了大奖。

她说,获不获奖她倒没在意,她更留恋的是,重拾梦想后收获到许多意料之外的快乐,尤其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。比如,她最喜欢的那幅《一夜皇后》,也是在阅读中获得的灵感。她喜欢那种不顾一切的绽放,那种哪怕只有昙花一现,也要做一夜皇后的个性,很合她的性格。

她感叹,其实,无论摄影还是文学,艺术都是相通的,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审美,作品就是什么样子。

看着她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一位文友,他曾是一位国企老总。一次笔会上,朋友介绍我们认识。那时他已经退休五年,正专心研究诗歌。

六十岁写诗,我没想过。有人说:一个人在路上走着,是散文;一个人在路上走着走着,掉进了沟里,是小说;一个人在路上走着,忽然飞上了天,是诗歌。六十岁的人,会走着走着忽然飞上天,我不信。所以那天,当他拿出他刚出版的诗集赠给我的时候,我很惊诧,想问他,天天枯坐写字的生活习惯吗?想想,还是忍住。

你想,平时一个出门前呼后拥吃饭娱乐有人安排作陪,途中还不停地有请示汇报的领导,乍一退休没人理没人问,能适应吗?

他仿佛洞察了我的心事,引用黄庭坚的一句诗自言自语般回答了我:“痴儿了却公家事,快阁东西倚晚晴。”然后谦虚地说,他有些诗句显得愚蠢,让人害羞,它们甚至不比蟋蟀的歌声更有智慧,然而他热爱这种语言,这是能使沉默的嘴唇颤动的语言。

他问我:可不可以也帮他写个书评?那时我刚给朋友写过一篇书评,得到些好评。他说这话的时候,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也是个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之人。于是我又忍不住问了曾经忍住没问的问题。

他问我有没有见过蛹变成蝶的瞬间过程?显然答非所问。

我答,没有。他没再说什么。然而在那次笔会结束前,他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只茧,然后用刀片把它割成两半。茧里看上去空空的。

我有些失望地说,里面什么也没有呀!

他摇头,坚决地说:有,就在里面, 只不过还没成形。这个时候是蛹已去,蝶未成。里面只有活的有机物。

他说:真正的转化,就意味着在新的成形之前对原有的放弃,这需要坦然接受什么也不是的瞬间。

我问他,对人来说,这个瞬间大概有多长?

他答,七年。一个人要掌握一项技能,成为专家,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。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,每年练300天的话,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,才能掌握这项技能。

我表示怀疑,便又忍不住问:为什么我做了7年宣传工作还只是小职员一个?朋友在家做了7年饭,也没变成特级大厨,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?

他说,那是因为没有认真投入精力和热情。

我不得不承认,无论是我的工作,还是朋友的生活,我们投入的热情也许真的不够,总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已经久经沙场,时间一长便都失了兴致。

我想知道是什么唤起了他晚年生活的滚滚春潮,便问他,从写诗到出书,到加入省作协做理事,一共用了几年?

他答,退二线两年加退休五年,共七年。

我感叹,天,好辛苦!

他笑笑,说:正相反,因为没想过要成为谁,所以收获了一路意想不到的欢乐。

也许对于快乐,重要的不是下一个七年你是谁,而是象他们一样,收起内心优势,做一个让自己有所期待的人。


入会申请

联系方式
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45号402室
电话:17317875323
手机:17317875323
E-mail:395417080@qq.com
联系人:邱小姐
扫一扫
进入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1 上海市阜宁商会 shfns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沪ICP备2021016822号-1
技术支持:上海装潢网